四大发明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人已经掌握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即将文字或图案刻在木板上,再印刷在纸上,然而,直到唐朝,才出现了可重复使用的活字印刷技术,唐代佛教僧人法相和尚发明了木活字印刷,将汉字刻在木块上,再用这些木块拼凑成版面,用墨印刷。印刷完成后拆卸木块保存下来以便再次使用。
宋代时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印刷家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技术,用铜制造活字比木质的更加耐用,印刷出来的字迹也更加清晰。同时还发明了移动活字技术,即将铜活字放在一个可以移动的金属架上以便于排版。这种技术的使用使得印刷速度更快,排版更加方便。印刷书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中国的文化和科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得书籍的生产和传播更加方便和快速,也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传承。
1、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即经济,又省时”?今...雕版印刷出现的年代更早,活字印刷要晚一些。雕版印刷(雕版相对于排活字)耗时更多、出现错误不便修改,雕好的版体积大仓储费用更高;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带来了排版的新概念,排列预先制作好的活字耗时相对少,能够重复使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印刷品从达官显贵享有逐步演变成寻常百姓使用成为可能。今天的印刷来源于活字印刷的概念“排版”,只是已经没有“活字”了,连最近似的铅印已经在二十年前被强制淘汰了。
2、什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毕升发明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朝鲜古代曾有过铁活字。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J.谷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国家图书馆是中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这里古籍浩如烟海,许多孤本及绝版书往往可以在这里找到。前些年,国家图书馆中发现了一些古籍,这些古书不是用雕版印制的,而是用普通铅字排版方法印制的,只不过经过鉴定这些字用的不是铅字,而是用泥做成的单字模,经过排版组合而成。
于是专家们得出结论:这些活版印刷的古书证明了沈括记载的真实性。这样一来,中国早在千年前就发明了活版印刷术,不仅有了史料的记载,更有了实物的证明。沈括在他的书中比较详实地记下了活版印刷的情况。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1世纪中叶),有一位叫作毕A的平民发明了活版印刷。
3、小山村里的古法木版活字印刷是怎么回事?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株林村的肖时华1971年出生,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活字印刷修谱。据他介绍,滩头镇木版活字印刷自明代开始盛行,主要用于印制家谱、农家百事通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电脑和胶版印刷逐渐兴起,活字印刷修谱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现在,肖时华有空还会时不时温习下祖传的老手艺,他希望能有一天自己可以办起一个老手艺体验馆,把这项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