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凹版印刷?

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这一件文物中,我们可以窥见一点当时人们印制花纹服饰的方式。印花铜凸版出土于西汉南越王赵眜墓中的西耳室,出土时通体包裹丝绢,一开始出土的时候,专家们根据它的材质样式将它命名为印花铜印板,后来才将它更改为印花铜凸版,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更明确地展示出了这件千年前的文物的作用——这是一套织物印花工具,出土的这套印花工具由大小两件凸板组成,大的为主纹板,形如火焰小的凸板为定位板,像一个人字。

那千年前的人们是怎么使用这个工具在织物上印制花纹的呢?首先是在铜凸版上蘸上颜料,再由工匠手持凸版,在台板上按先横后竖的次序,盖图章似地逐个打印。由此形成了织物上的纹饰。两块铜凸版分别长5.7厘米、3.4厘米宽4.1厘米、1.8厘米。假设要盖印一米的织物,就要工匠戳印600次印制花纹的时候也十分考验技术,要求只有凸纹印在织物上,但在主面纹板的某些部分,花纹之间有较大的凹面,露出底板。

1、什么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技术,也称为凸版印刷。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制作精细的雕版或凸版来制造印刷品。首先,雕版师会将图案或文字雕刻在木板、金属或塑料等材料上,以形成凸起的表面。然后,在打印过程中,出版商将油墨应用于雕版的表面,并将纸张或其他印刷材料压在上面,使油墨转移到材料上,形成打印品。雕版印刷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制作高质量的清晰印刷品:雕版印刷可以制作非常精细和复杂的图案和文字,因此适用于制作高质量的艺术印刷品,如海报、明信片和艺术书籍等。

可以使用许多类型的油墨和色彩:雕版印刷可以使用各种不同颜色和类型的油墨,包括金属油墨和荧光油墨等。生产效率高:雕版印刷可以大规模生产,因此适合生产量较大的印刷品。可以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印刷材料上打印:除了纸张之外,雕版印刷还可以在一些其他材料上进行印刷,如塑料、金属和木头等。尽管现代印刷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是雕版印刷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在艺术、文化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雕版印刷出现之前用什么方法印刷?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3、雕版印刷和刻书匠的区别

印刷方式不一样。1、雕版印刷:是把要印刷的文字、图案等形象印在凹版上,然后将油墨均匀地填充在版面上,再把印刷纸放在版面上,通过压力把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完成印刷,2、刻书匠:是将要印刷的文字、图案等形象直接刻在版面上,并用特殊工具把刻出来的形象增强,最后用油墨染色,完成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