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设计案例,国外海绵城市案例

赵燕菁:2018年前后,我担任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院长,正赶上国家推广海绵城市相关建设,也参加了很多生态规划和海绵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评审。海绵城市的概念一开始是从国外引进的,从设计方案到技术标准,几乎都是照搬发达国家的措施和标准,而我在长期的实践经历中得出的经验,这些方案和标准很难应对中国短历时、强降雨气候的特征,果不其然,很多按照这样标准建设的海绵城市,刚完工没多久,就被超标但并不罕见的强降雨所击穿。

1、怎么玩转海绵城市设计

1、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16日公布,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一个5年目标,一个15年目标,主题就是明天我们及我们的孩子要住什么样的城市。3、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海绵城市之植物设计

这段时间做了两个海绵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项目,海绵城市现在是大趋势这些形势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就直接说项目吧。海绵城市的作用主要是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在这一项配套系统中,植物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物是海绵城市系统长期使用运转的关键。植被保持水土流失,净化雨水,减缓雨水流速。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遵从以下原则:1)、适地适树,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选择适当的植物品种。

2)、优选选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稳定性强,容易形成生态群落,后期养护成本低。3)、根据海绵城市做法,结合雨水花园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择耐淹、耐旱、抗逆性强等的植物品种。4)、丰富植物品种多样性。结合景观园林的美学和艺术性,运用植物特有的属性,合理科学地配置植物。实例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景观效果,这是深圳秋冬季的道路绿化情景。

3、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理念: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