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有单色印刷,也有多色套印,这一工艺最早用于南宋的纸币印刷。雕版有单色印刷,也有多色套印,这一工艺最早用于南宋的纸币印刷,怎样制作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雕版印刷的制作方法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

印刷术被称为“文字之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印刷主要指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和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他的粘土活字比西方活字早400年,所以毕升被认为是世界活字的鼻祖。传统上认为,木刻活字印刷技术是元朝的王镇发明的。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至今未发现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本,仅见于文献记载。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20世纪出土的西夏文献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活字画。这些活字版画不仅填补了西夏早期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中国早期活字印刷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贺兰山,位于宁夏银川西部,是当时西夏人心中的“圣山”“圣山”。当时这里建造了许多宫殿和宝塔。虽然这些建筑的主体已经被战争和岁月的侵蚀摧毁,但废墟依然存在。

雕版印刷为扬州历史文化重要特色之一。清代扬州雕版印刷空前发展,刻印之书不可胜计,最值得一提的要数《全唐诗》,世称“中国雕版印刷第一书”。康熙年间皇帝命两淮盐政曹寅于扬州天宁寺内设扬州诗局,召集全国各地雕版印刷的能工巧匠前来效力,集中写刻印制,用将近两年的时间刻印完毕。《全唐诗》分装一百二十册,十二函。版式为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一个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边。

工楷写刻,字体秀润,墨色均匀,用开花纸印刷,纸张坚韧洁白。康熙皇帝阅览进呈的样书后,大为赞赏,御笔朱批道:“刻的书甚好!”清代扬州雕版刻印的书质量高,精品多,有学者认为金农刻本(1733雍正十一年)《冬心先生集》较《全唐书》更精美。或许从刻印的质量来看,《冬心先生集》的确较《全唐诗》更胜一筹,但笔者认为其历史文化意义远不可与《全唐诗》相比。

继五代之后,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为宋、辽、金时期,除了宋以外,在北方先后有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这一时期。印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印书量大增,印书品种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在印刷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印刷的成熟鼎盛期。宋代翻开了印刷史上辉煌一页印刷术经过唐、五代几百年的发展,技术已日逐成熟,进入宋代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提倡,印刷业大兴,揭开了印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2006年5月20日,雕版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但它费工、费时,又不经济,印刷术的改进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北宋的平民(普通百姓)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的过程:(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2006年5月20日,该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的陈义时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二零零九年九月三十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作出决议,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代表中国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例如像中文这样的语言,有很大的字符集,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时会更便宜一些。这个工艺也具有更多的艺术绘画的自由,例如图画和图表的绘制。不过,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损坏了需要不断更换,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

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保留着国内唯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技艺(3张)一的全套古籍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共有二十多道工序,整个流程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7]1、备料,即制版、备纸、备墨;2、雕版,即写版、校正、上版、雕刻;3、刷印与套色;4、装帧。雕版有单色印刷,也有多色套印,这一工艺最早用于南宋的纸币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