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仟家制作的可乐互黑广告。这是最经典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营销互黑广告,双方的互踩非常厉害,为了打击可口可乐成为饮料之王,百事可乐曾拍了一个讽刺可口可乐的广告,广告中,一个小男孩因为身高不够,无法按到百事可乐的按钮,于是买了两瓶可口可乐垫在脚下,最终心满意足地拿着百事可乐离开了,这个广告的潜台词是:可口可乐只是我百事可乐的垫脚石。

同样的场景,一个小男孩因为身高不够,无法拿到可口可乐,于是拿了两瓶百事可乐放在地上垫脚。拿到可口可乐后,小男孩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礼貌地放回原处才离开。这个广告的潜台词是:你百事可乐不仅是我可口可乐的垫脚石,还是我可口可乐的忠实客户,比你百事可乐更有素质。看到最后,你认为哪个广告更胜一筹呢?

可口可乐广告一词指唤起公众对某事的关注,并将其引向某个方向的手段。作为商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无处不在,商业广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广告本身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活动和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在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以往人们重点研究的方面主要放在广告的功利性上,而忽略它在文化价值方面的重要性。

可口可乐公司充分利用跨文化交际理论来制定适宜的营销策略,因此可口可乐的营销广告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文化差异无处不在,而这些差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为了让不同文化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科学家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文化维度理论。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研究,不仅需要关注语言方面的准确应用,还要关注和研究价值取向等道德层面的问题。

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机以广告投入巨大而取胜的。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高达几千万元。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
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可口可乐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